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小学生个性心理及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

[日期:2009-11-02] 来源:  作者: [字体: ]

小学生个性心理及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

    董广见  河南省濮阳县第三中学  457100

从当前教育实情不难看出:小学生心理教育在教学中的培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小学生个性心理,而教育教学又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及独特个性的主要渠道,因此体育教师必须重视小学生的个性心理的培养,针对此,本人依据教育实情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做简单阐述。

一、当代小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

个性倾向性:小学生逐渐由衣食住行等基本的需要向友谊、情感、社交的需要转变,自尊、自爱、受尊重、权威、地位的心理需要产生,责任感、成熟感、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开始萌芽。发育较早的小学生基本的形成了行为动机体系,驱力也由生理性向社会性过度,成熟动机形成,兴趣浓厚,好奇心强,常把家长、教师问的张口结舌。理想与前几代也不相同,做球星、歌星、影视明星、厂长、经理、老板已成为其奋斗目标,虽然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但其显露出权威性与经济性。

个性心理特征:小学生的各种能力已经形成并绽露头角,在许多方面超过成人,如模仿能力、创造记忆能力、想象及表象力。有关专家认为小学阶段已达到较高水平,个体情绪不稳定且控制能力差,对问题认识能力低,常做蠢事。

    小学生热情开朗、活泼好动、朝气蓬勃、反应灵活、思维敏捷,特喜欢体育活动且在活动中竞争,以显示自己的能力,并有集体倾向性,但对集体荣誉不太关心、无责任心、较自私;对劳动认识不足、怕苦、怕累、懒惰;生活叫吃话较奢侈且人性、自负;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自卑、羞怯、懦弱、孤僻。独立性及情绪受意志支配程度、感染程度较差;冲动性、放纵性较强。勇敢、顽强、果断、镇定、诚实、稳重等气质正在形成,此时,独立性、依赖性、自觉性、幼稚性错综复杂,性格极易塑造,决不容忽视。

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成人感萌芽,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参加体力劳动的意识,要求改变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希望自己有成人的作风、气魄,模仿成人的语言、动作,想长大后象成人一样干一番大事业。有在多种场合发表自己见解的愿望,并要求别人尊重自己。但成人感遭挫折时,压抑下来产生自卑、焦虑、情绪对立、破坏、消极的倾向。自我控制意识能力产生,但相当弱,不能自我调控,受情绪影响严重。

二、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

调查分析法:定期问卷调查(教师自制调查问卷,每学期对学生本人进行一次调查,每年对其家庭成员调查一次,让学生本人和其家庭均对其有所评价);个别询问(针对个别学生应常与其本人和其他学生谈心,从家庭状况、社会关系、健康状况、个体心理等各个方面来获得正侧面信息,了解掌握其个性心理及其产生的因素,研究分析其整体个性心理状况、个体心理品质及个体心理差异以便于预测控制其体育活动行为目的。创造一些必要条件,使其合理需要得以产生和满足,削弱其不正确动机,指导他们采取正当方式来满足自己合理的需要,培养其对体育活动的正当爱好和兴趣,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发展。

知识思想渗透法:经常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讲述体育的目的任务、活动的确切目标及体育方面的基本知识、技术、体坛名人轶事,使其从思想上有初步认识,对体育知识有些了解,产生体育意识,从而产生正当的心理需要,对外界诱因有正确的选择,采取合理的方式来满足天性好动的强烈需要,避免其它不正当的体育活动刺激水平高时产生不正确的动机而损害身心。

科学组织、设计活动及游戏法:体育教师应设计一些惊险性、高刺激性的体育活动及游戏,创造刺激性情绪环境,激发小学生体育活动欲望,诱导其正确体育活动动机产生,或直接刺激其参加体育活动,或将其它动机迁移过来。使其心理达到极度兴奋状态,从而培养其极度兴奋时的调控能力。多选择集体性的趣味活动或游戏,满足其交往需要,培养其交往动机,形成互相关心、体贴、爱护的习惯,将活动与集体荣誉联系在一起,使其处在一个和谐、和睦的大集体生活中,从而改变自负、自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打破“小皇帝”、“小公主”的歪曲心理,形成平等互助、和睦相处的关系,塑造其热情开朗、奔放、有集体感、富于同情心、诚实正直、有礼貌的综合气质。

科学的组织些条件恶劣的趣味性活动或游戏:让其对脏、苦、累有所体验,培养其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勤劳、勇敢、顽强、韧性的心理品质,提高其情绪受意志支配能力,从心理上适应恶劣条件,常保持高亮心境。多组织些竞赛性、对抗性活动或游戏,且设计出错判胜负现象,培养其责任感、集体主义感、成就动机及被冤判后的心理承受能力、情绪调控能力,为良好稳定的情绪形成打下基础。

多做些不同程度错误动作与标准动作相比:让小学生仔细观察、培养其观察能力,辨别正误的能力及对动作深入分析的能力;设计些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的趣味活动,如将数字、成语引用到游戏中,让其即长了知识,又培养了反应的灵敏性、思维的敏捷性。

另外,体育教师要博览群书,多收集有关体育的信息资料满足小学生求知、探索的需要,尤其是“小球星”、“小球迷”,以便于他们追求健壮、健美及长大后做体坛明星的成就动机的形成,培养其为人类而奋斗的高昂精神。示范动作优美大方、严肃认真,从而提高诱因的刺激性,满足小学生不断提高的动机最佳唤醒水平。

角色转换法:转换学生的角色,让其做“小体育教师”、“小裁判”,指导“小体育教师”设计课的趣味性活动或游戏,制造小体育器材,小游戏工具,满足其成人感,培养其自我感受能力、模仿能力、创造能力、独立领力、、组织能力。使其有“我的语言、动作、魄力、气质向老师了”的感觉。以便于促进其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指导其设计小模拟赛,选出小“苗子”作“星”(科比、姚明、阿联等定人、定位),在活动中尽快完成角色转换,从而投入以达到忘我的境界,陶冶及净化其心灵,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评价——信息反馈法:每节课后,教师组织小学生选出优秀出色的学生,公开讨论活动或游戏的优缺点,并鼓励学生大胆地在全体小朋友面前发表自己见解,培养其自我意识、表现及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教师及时总结并合理评价(表扬、鼓励或批评),整个评价信息及时反馈到师生大脑中,能够更好地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及受意识支配能力,提高其心理需要层次及体育活动动机水平。更好地预测控制其心理与行动,以便于全面发展其个性心理品质。

三注意特殊学生

娇惯溺爱型:该学生自负、自私并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性差其心理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不可急躁,应循序渐进且要求不能过于严格,但决不能再溺爱;特殊家庭的小学生:父母离异、特困家庭的小学生或残疾儿、孤儿等,其心理相当复杂,体育教师一定要对其了如指掌,关心、体贴、帮助他们,并号召其他小学生尊重、关心、帮助他们,切忌取笑、挖苦他们;有感情发泄动机的小学生:他们由于在家庭、社会或学校中受到心理不平衡的对待,恼怒、烦躁、气愤,必须发泄,体育活动便成了其消气筒,教师要合理诱导他们,让其在规则下合理地去活动,从而达到既锻炼身体,有发泄了感情,净化了心理的目的,切忌阻止其运动或与其情绪对立。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