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前滚翻教学设计
2010-7-15 9:50:23
一、 指导思想  
       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健体,掌握一些基本的健身方法。采用灵活多样、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思维、情绪、活动同教师的教交融在一起,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目标,发展学生敢  
于动脑,大胆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以"前滚翻"为主教材,让学生在掌握一定体育技能的同时,不但培养创新意识又能在游戏中形成良好的同伴合作关系,并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进入情景:在课的开始,教师对学生进行诱导,通过模仿小动物穿过树林的各种动作来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情景展开(1):在滚翻教学中,展开小动物开运动会的故事情景,启发学生创造各种玩法。把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利用垫子进行各种自由滚翻、滚动、跨越障碍等练习,培养学生 
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情景展开(2):教师及时捕捉住能做出"滚翻"的学生,通过他们的展示,引导学生学习"前滚翻" ,练习中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如:头顶触垫子、团身不紧、双脚蹬地无力等),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关心他人的优良品质。学生基本掌握滚翻的技能后,同伴之间相互评价打分,发挥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的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情景结束:最后在教师的口令下进行踏步放松练习。 
三、 教学方法 
本课运用的教学方法有:创设情境教学法、互动练习法、尝试探索法、讲解法、直观教学法、分组练习法。      
教材内容:     1、技巧:前滚翻                2、  游戏:模仿小动物开运动会     
1、乐于开动脑筋,表现自我,充分展示学生个性。 
2、在体育活动中有一定的观察和模仿能力。 
3、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合作行为,培养创造能力。     
结构   
课的内容   
次数   
时间   
组织教法与要求    
场地设计   
教育内容     
  
  
开 
  
始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1、1、集合整队 师生问好。 
1、2、宣布内容 提出要求。        
3、检查服装 处理问题。 
  
二、游戏:穿过小树林 
  
  
    
  
  
  
  
  
  
  
  
  
1次   
  
1分 
  
  
  
  
2分   
 二、教法 
1、教师讲清练习内容。 
2、教师带领学生玩"穿过小树林"的游戏 
要求: 
1、集合整队"快、静、齐。" 
2、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守纪律 
  
  
  
  
  
集体观念     
  
  
  
准 
  
备 
  
  
部 
  
  
分    
  
  
一、广播操:七彩阳关 
预备节 
1、伸展运动 
2、扩胸运动 
3、踢腿运动 
4、体侧运动 
5、体转运动 
6、腹背运动 
7、跳跃运动 
8、整理运动   
  
  
  
  
  
  
1次 
  
  
  
  
  
  
    
  
  
  
  
3分 
  
  
2分   
  
  
一、教法: 
  
1、教师讲清练习内容及要求。 
  
2、教师带领学生听音乐做操。 
  
要求:练习认真 
         
  
  
  
  
  
★  ★  ★  ★ 
★  ★  ★  ★ 
☆  ☆  ☆  ☆ 
☆  ☆  ☆  ☆ 
  
△   
  
  
  
  
  
  
  
      
   
  
  
  
  
  
基 
  
  
  
  
  
本 
  
  
  
  
  
部 
  
  
  
  
  
  
  
  
分   
  
一、模范小动物开运动会 
1、大象走 
2、小鸟飞 
3、袋鼠跳 
4、青蛙跳 
二、前滚翻 
1、练习滚动 
2、表演翻筋斗 
  
重点:团身紧 
  
难点:动作协调连贯 
  
  
  
  
    
  
  
  
  
  
  
  
  
  
  
  
    
  
2分 
2分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www.zxty.net
Powered by iwms